新闻动态

· 农业农村部农垦局——农垦情况30期



北大荒集团黑龙江五九七农场有限公司( 以下简称“ 五九七 农场 ”)始建于 1957  , 前身为全民所有制国有农场 ,2020 年实行 企业化运行 ,2021 年完成公司制 改制 , 拥有土地 144.6 万亩、其中 耕地 87.6 万亩 ,   4446  , 是一家以农业种植为主业的大型国有农场公司 。近年来 , 五九七农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进一步 推进农垦改革发展决策部署 , 以改革为引领 , 以发展为主线 , 以产 业为支撑 , 以经营为保障 , 持续深化农场企业化改革 , 企业内生动 力、发展活力、整体实力显著提升 2023  ,粮食产量 8.6 亿斤 ,  2019 年增长 3% ; 营业收入 5.16 亿元 ,  2019 年增长 112.3% ;   1.26 亿元 ,较 2019 年增长 322.4%  截至 2023 年末 , 五九七农 场资产负债率 99.4% ,  2019 年下 53.1% , 农场资不抵债的局 面得到扭转 

 深化改革中提升企业内生动力

(一)推进机构人事改革 , 为企业 瘦身 

2020 年启动了精简机构、压缩层级   , 农场内设机构由 28 个减至 17 个、下设机构由 42 个减至 16  , 现了 三级管理向两级 管理的转变  实施全员免职、内部竞聘 , 编制由 486 减至 218  , 缩减 268  , 最终竞聘上岗 218 人、离岗待退 57 人、自主创  24 人、分流安置 135 人、社区管理 52  , 改革平稳有序推进 , 有效提 升了企业运行效率。

(  )完善现代企业制度 , 为企业 强基 

五九七农场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 , 设立党委会、董事会、经  理层、监事会 , 落实 三会一层 ”运行机制 ,建立“ 清单 + 流程 ”模式 ,  梳理党委会前置研究事项清单 83 项、董事会决策事项清单 63 项、 总经理办公会事项清单 57 项、监事会监督检查事项清单 60  , 成了各司其职、各负其责、协调运转、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。 编制《内部控制手册》,健全风险管理、安全生产、财务管理等内部  管理制度 86 个、业务流程 75  ,构建“ 强内控、防风险、促合规 ”新  体系 ,提高企业治理效能。

(三)建立考核评价机制 , 为企业 聚力 

持续深化农场公司 三项制度 ”改革 , 实施 百千百 ”考核机   ,  :对农场各部( 办)突出  作责任和任务完成 , 实施百分考   ;对农场管理区突出经营业绩和重点   ,开展千分考核 ;对“   中心一公司 ”突出经营利润 ,进行百分考核  通过考评细化到人、 考核结果运用 ,充分激发了员  干事创业热情  同时 ,进一步推进  班子成员、管理人员、新入职大学生、工 勤人员考核 , 并将考核结果  与职级、绩效、评优挂钩 , 形成分类考核、定量考评的 六个考核体   ”, 实现考核体系制度化、全员化、激励化 

 转型发展中提升企业发展活力

(一)明确企业发展方向 ,顶层设计是前提

2023 年落实 农垦社会化服务 +地方 ”行动要求 , 开展 双百双   ”活动 ,种植示范田 1000 亩、全程托管 1.5 万亩、环节托管 30   亩次 ;农场内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 14 万亩 ,将 1270 个种植户整  合为 37 个规模家庭农场 , 亩均增产 100   针对资产负债率高、 收入来源单一等发展瓶颈 , 五九七农场围绕主责主业建设农业产  业体系 ,谋划布局粮食仓储、烘干、加工、物流、贸易等十大产业项 ,加快推进产业体系、加工体系、营销体系、物流体系建设 , 推动 “ 收、烘、储、加、销、运 ”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, 实现从 种得好 ”向 “ 卖得好 ”转变、从“ 单一种植 ”向“ 多元增收 ”转变 

(  )加快企业发展步伐 ,产业项目是关键

按照北大荒农垦集团产业发展战略部署 , 结合农场发展实际 , 谋划与产业政策的最佳结合点 ,建立粮食烘储、加工、物流等 25  产业项目储备库 ,提高项目投向的科学性、精准性和可行性  结合 农场 十四五 ”产业发展规划 ,4 年共争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 资金、跨省域补充耕地项目资金、产业化专项建设资金、欠发达农 场巩固提  2.96 亿 , 有 力           达产 

(三)推进企业转型发展 ,执行落实是根本

五九七农场在推进企业化改革中 , 将人员分流安置作为平稳  推进改革的必要前提 , 通过成立农业服务中心、农机服务中心、农  林牧综合发展中心、特色经济环境管理中心、运输服务中心、文化  旅游融媒体中心、乌拉本德商贸有限公司 六中心一公司 ”, 分流  安置企业员  135  , 组建培养专业团队 , 经营过熟林木拍卖、鲜  食玉米加 工、特色果蔬大棚管理等 32 个运营板块 , 实行自主经营、 自负盈亏 , 实现了 分流人员有去处、收入有保障、公司有效益 ”的  经营目标 

 经营创收中提升企业整体实力

(一)强基固本 ,夯实产业集群根基

一是保障粮食安全 , 建设粮食仓储项目  科学布局产业基地   ,规划 8  10 万吨粮食仓储建设项目 2023 年完成 2 栋仓储库  及配套设施建设 , 收储粮食 2.5 万吨   是增强统营能力 ,建设粮  食烘干项目  规划建设 500+烘干塔 5 座、整合民营烘干塔 5  ,   烘干能力可达 6000   三是提升物流能力 , 建设物流站台项  以现有的工业园 区、铁路物流、仓储库等资源为基础 ,规划建设“   个站台 ”。2023 年完成 1.4 万平方米的粮食货物站台、1.5 万平方  米的矿建类货物站台及 1 万平方米集装箱站台建 , 年发货量可  达到 150 万吨 

(  )强产兴业 ,推进产业融合发展

一是聚焦产业固链 , 建设糙米加  项目 2021 建设 稻谷 饲用 ”产业项目 ,租用北大荒粮食集团生产车间 ,维修、改造 2 条糙 米加工生产线 , 共拥有产能 20 万吨 ; 与北大荒商贸(收储)集团对  , 争取到每年 8 万吨 稻谷饲用 ”指标 ,合作开展糙米加  。截至 目前 ,共完成糙米加  20.5 万吨   是聚焦产业延链 , 建设木材 深加  项目 挖掘林木资源潜力 ,4 年累计公开竞拍过熟林木 7.9 万立方米 ,拍卖总价 7834 万元  延伸林木资源产业链条 , 提高林 木资源附加值 , 建设 2 万立方米木材深加工项目  三是聚焦产业 融链 ,建设生物质颗粒加  项目 2021 年面对煤价不断上涨、采购原煤极其困难的实际情况 , 五九七农场将场直供热中心及 5 个管  理区供热站改成生物质颗粒锅炉 , 每年节省供热补贴 1200 万元  2023 年建设 4 万吨生物质颗粒加  项目 , 既推进了秸秆综合利用 ,  又保障了生物质锅炉的原料供应。

(三)强企铸魂 ,打造特色新型农业

一是推进效益农业 , 建设特色果蔬大棚项目   寒疆果都  为企业品牌 ,2022 年建设占地面积为 2.23 万平方米的特色果蔬大  棚基地 ,建有寒地智能温室暖棚 10  , 种植车厘子、草莓、香瓜等  特色反季果蔬 ,通过特色种植、反季销售、现场采摘、打卡体验等方   ,开展线上、线下共同销售 , 带动 棚室经济 ”蓬勃发展   是推  进质量农业 ,建设鲜食玉米加  项目 2023 年建设鲜食玉米真空  即食生产线 2  , 年加  能力 400 万穗 2024 年建设鲜食玉米速  冻加  线 2  ,年加  能力 800 万穗  优化鲜食玉米种植技术 ,提  高产品品质 , 开展 全民营销 ”活动 , 推进鲜食玉米种、加、销一体  化运营  三是推进订单农业 , 建设大豆塔选加  项目 2023 年建   4 万吨大豆塔选项目 ,建有塔选库房 1  ,购置安装了大豆塔选  设备 1  , 日加工能力 150   同时加大与广东、河南、山东等食  品加工企业及大豆联盟、协会的合作力度 , 以市场为导向、以订单  为牵引 ,根据客户需求打造大豆专属基地 ,通过塔选加  将大豆进  行分级分类销售 ,提高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。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甘肃农垦黑土洼农场有限责任公司 ( 以下简称“ 黑土洼农   ”)地处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省永昌县境内西南部 , 种植面积  50000 亩 ,属高海拔冷凉型和内陆沙漠半干旱型气候  近年来 ,   土洼农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 三农 ”工 作的重要论  述和重要指示精神 ,扎实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 , 着力发展现代高  效节水农业 , 实行产业化经营、团队化管理 ,逐步建成以绿色无公  害高原夏菜育苗、种植、储存、销售为 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格局。 2023 年实现营业收入 1.71 亿元、利润总额超 1700 万元 , 资产负债   46.51% 。

深化体制改革 ,优化产业结构

(一)全面理顺土地关系

针对农场职  承包土地面积不均、种植作物类别不同等原因  造成的产业布局散乱、职  收入差距大、人地水矛盾加剧等一系列  问题 , 黑土洼农场坚持 好地让职   ”和“ 职工退休需同步退地 


 

原则 ,在进行了 一系列深入细致工 作基础上 ,先后 3 次对全场职  所承包的耕地进行调整 , 为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生产经营铺平了道   同时 ,将 5 个农业分场逐步合并为 1 个农业分场 ,将分散式家 庭农场承包耕地调整为集中连片种植管理 , 理顺耕地资源管理权  , 完善职工退休退地机制 , 为农场统 一经营管理耕地提供了 保障 

(  )深化经营体制改革

随着职工退休退地面积逐年增大 , 黑土洼农场组建成立了农  业公司和农机服务中心 ,整合优化人力资源和农业生产技术 ,    业化管理理念推进农业企业化管理  一方面 , 建立健全团队化经  营管理机制 , 实行团队化管理、产业化经营 , 推动高原夏菜产业绿  色化、优质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发展 , 团队经营面积已占总种植面积   65% 以上 ;  一方面 ,持续优化人员配置 ,抽调中青年技术骨干  20 余人充实到农业公司 , 实行以老带新传帮带、以新促老共成长  的培育模式 ,对标学习优秀企业先进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方式 ,  有效提升团队人员专业技能素质 , 打造 懂生产、会经营、能种地、 善管理 ”的复合型经营团队。

(三)调整优化产业结构

因农场地处高海拔地区 , 受气候和水资源的制约 , 一直以种植  啤酒大麦为主 ,种植结构单一、经济效益低下 , 经济发展相对缓  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 , 推动经济快速发展 , 通过 试验、示范、推广 ”三步走模式 , 不断调整作物种植结构 , 采用膜下滴灌模式种植 高原夏菜 , 一举取得了成功  近年来 , 通过推广优良品种、膜下滴 灌水肥一体化种植、机械播种、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 , 种植面 积稳定在 1.8 万亩以上 , 亩均效益达到 1000 元以上 , 成为职   收、企业增效的主要来源 , 为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 保障 

(四)夯实农业发展根基

充分发挥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 , 以高标准农田建设、土地整理 开发、高效节水灌溉提升改造等项目为重点 , 持续推动 三大   ”“ 三统一化 ”现代农业战略举措落地见效  坚持以农业机械化 推动农业现代化 , 大农机配套作业面积达到 90% 以上 ,水肥一体化 技术推广应用达到 100% ,肥料、农药、滴灌带等大宗农资实行统供 统销 ,产业化基础设施不断健全 , 为高原夏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奠 定坚实基础 

实施节本增效 ,提升经济效益

(一)科学轮作倒茬

与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进行轮作倒茬种植 ,形成“ 高原夏菜  马铃薯—高原夏菜 ”轮作倒茬的良性循环 , 效提升地力 , 降低高 原夏菜病虫害发生频率并有效控制杂草 ,人工除草、间定苗费用从 亩均 180 元降低到 150  ,亩节约成本 30  。推进农机农艺结合 , 引进 GPS 导航进行覆膜种植 ,达到沟距均匀、膜面笔直 , 采用中耕机进行除草作业 ,亩节约成本 30  

(  )推动减肥增效

控制氮肥用量 , 适量增施生物菌肥 , 通过测土配方 , 制定施肥 方案 ,亩均使用尿素由 20 公斤降至 15 公斤 ,亩节约成本 11    行农资统购统销 ,通过统一采购生产资料并平价供应职工 ,亩均节 约成本 15  。通过多项节本增效措施 , 年节本增效 192.6 万元以  ,经济效益大幅提高。

(三)科学合理配水

积极推进智慧农业灌溉系统建设 , 对区域内 4 个滴灌系统进 行自动化改造 , 实现智能灌溉和田间管理科学化、精准化 , 极大地 提高了水肥资源利用效率 , 降低了生产成本 ; 全面推行 一膜   ”小径流量滴灌带种植模式和定时定量定轮次的“ 三定 ”配水方  ,亩均节水 30 立方米、节约成本 21  

完善产业链条 ,打造特色品牌

(一)建立健全全产业链

依托欠发达国有农场项目建成高效节能 日光温室育苗中  , 通过实施穴盘自动装盘、机械播种、自走式水肥药一体化喷淋集成 育苗技术 , 大力发展育苗产业 , 补齐短板 , 提高高原夏菜种苗质量 和商品率 ,有效促进高原夏菜产业稳步发展 ;通过招商引资建设蔬 菜冷藏保鲜库 ,确保高原夏菜采收后能立即进行加工包装和储存 预冷 , 引进南方客商进行收购加  , 为产品远距离运输和销售提供了可靠保障 

(  )试验示范优质品种

逐步优化高原夏菜新品种 ,通过引进试验筛选出耐寒金皇后、 玲珑 918 等高原夏菜优质品种 , 进一步完善高原夏菜标准化栽培  技术规程 , 配备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、智慧农业溯源系统等现代化  农业基础设施 ,开展规模化、标准化种植 , 大幅提高高原夏菜品质。

(三)加大品牌推广力度

黑土洼农场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加强营销体系建设的重要抓  ,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 , 注重开拓终端市场 , 充分展现高寒特 色优质农产品的比较优势  一方面 , 强化高原夏菜产品质量安全 , 高原娃娃菜、青笋、西兰花、甘蓝、花椰菜、西芹等 8 个产品均获得 绿色食品 A 级认证 ; 申报成功“ 甘肃省第十 四批农业产业化重点 龙头企业 ”,建成四个生产基地 ,分片 区集中统一管理 ,确保产品质  ,进一步夯实品牌发展基础  另一方面 , 注重引进和培养营销人  ,建立营销人才队伍 ,扩大销售网络 ,提升产品知名度 , 高原夏菜 年销售量在 7.2 万吨以上 ,远销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大城市 , 深受当 地消费者喜爱 

(四)积极履行社会责任

在谋求自身改革发展的同时 ,认真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担当 ,  动周边农村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近 25 万亩 ,试验示范推广新作 物新品种 , 毫无保留地提供实践探索积累的成熟技术经验 ,彻底转变了当地农民种地的思想观念 ,提高了科学种地能力 ,每年雇佣周 边农民 1.5 万人次、用  支出 2800 万元以上 , 为当地富余劳动力   增收创造了机遇和条件。